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
您的当前位置: 乐fun88体育网址网 > 好书推荐 > 正文

:《上海的城南旧事》:图说城南

来源:乐fun88体育网址网 编辑:秩名 时间:2021-08-04
:

  书名:《上海的城南旧事》

  作者:马学强 龚峥◎主编

  出版社: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

  出版时间:2016年2月出版

  定价:65.00元

  【内容简介】

  全书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,依据大量原始资料,用严谨的历史研究方法,对上海城南地区(黄浦区半淞园街区与原卢湾区一部分地区,现今该地区为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)的历史文脉进行了梳理,对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。全书展出近百幅城南地区的图片,从城区发展和百姓生活的角度切入,让读者既生动又准确地了解了上海城南的发展历程。

  【作者简介】

  马学强,历史学博士。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、上海社会科学院“城市人文遗产研究”创新团队首席专家、上海史志学会副会长。主要从事江南区域史、中国城市史、都市人文遗产研究。已出版的著作有:《上海通史》第2卷、《从传统到近代:江南城镇土地产权制度研究》、《江南席家:中国一个经商大族的变迁》、《出入于中西之间:近代上海买办社会生活》等。参与主编《千年龙华》《西学东渐第一校》《阅读思南公馆》《百年大同》《追寻中的融入——上海复兴中路一个街区的百年变迁》等。

  龚峥,同济大学毕业,工商管理硕士,高级经济师。现为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。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创新项目的重要策划者与实践者之一,曾参与2010年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方案策划,负责主持城市案例的招展和参展服务。带领团队改造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后续利用项目,获得亚洲首个LEED-ND铂金级预认证,并荣获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协会颁发的“卓越规划大奖”。

  【目 录】

  导读

  第1章 图说城南

  一 明清时期的城南

  二 近代的城南

  三 1949 年以来的城南

  第2章 明清时期的城南

  一 上海筑城与“城南”的出现

  二 黄浦江与城南的变迁

  三 城南的商业与市集

  第3章 近代化进程中的城南

  一 城南的区位优势

  二 近代企业分布与“沪南工业带”

  三 城南的市政建设

  第4章 半淞雅韵

  一 半淞园开幕

  二 半淞园景观

  三 园内活动

  四 经营.印象.影响

  第5章 街道时期的生活

  一 半淞园街道的嬗变

  二 街道里的单位

  三 街道里弄的集体化记忆

  四 现代城市社区

  第6 章 成为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

  一 大事件影响下的街区更新

  二 营造“城市最佳实践区”

  三 上海世博会的召开:共享城市实践的创新成果

  四 城市最佳实践区后续开发与利用

  附录

  1.图片目录

  2.主要参考文献

  后记

  【导 言】

  熊月之(中国史学会副会长、中国城市史学会会长、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、复旦大学教授)

  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(以下简称园区),北至中山南路,南至黄浦江,东至南浦大桥,西至保屯路、望达路。2011 年,在黄浦区与卢湾区合并为新黄浦区以前,此地原为黄浦区半淞园街区与卢湾区的一部分,今均属黄浦区。

  园区的区位特点是南面滨江,北面近城,属于城南地区,近代以来具有相当丰厚的文化底蕴。

  这一带的早期历史,可以追溯到唐代。唐天宝十年,即公元751 年,上海地区第一个独立行政建置的华亭县设立。华亭下辖22 个乡,包括集贤、修竹、高昌、长人等,园区所在地其时属高昌乡。高昌乡下辖四个里,即高昌、盘龙、横塘、三林,园区所在地属高昌里。1292 年(元至元二十九年),元政府设上海县,高昌乡属之。在明清行政区划中,园区所在地一直属于松江府上海县高昌乡,主体部分兼跨二十五保的十四图、十五图等,一小部分属于二十四保。

  上海县设立时并未筑城,到1553 年(明嘉靖三十二年),因倭寇侵扰,才筑起县城。园区所在地被习称为城南地区。上海县城地处吴淞江与黄浦江之间,溯江而上,可达江南腹地,顺江而下,直通大海,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。筑城第二年,朝廷在这里设立海防道,驻兵防守。城南一带,设有兵营。此后,城南逐渐出现一些村落、集市。

  明清时期,上海地区社会经济相当繁荣,园区所在城南一带居民渐多,炊烟袅袅,邻里相望。两个地标性建筑在这里出现,一是南溪草堂,一是高昌庙。南溪草堂位于江滨,系明代举人顾英所筑,窗涵水影,门过潮声,宾客过从,把酒论学,好一派怡然自得的田园风光,清人有竹枝词专记其景。高昌庙有新、旧两所,均滨江而建。明代时期为附近朱、陈、张三姓居民乐助,清雍正间曾重修,后圮。庙宇供奉哪位神灵,住持为何人?因史料阙如,已不可考。日后江南制造局地址,即先前庙宇所在地。

  鸦片战争以后,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。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,上海城市快速发展,成为中国最大城市与多功能经济中心,园区所在地也沧桑巨变。

  1865年,清政府在上海开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(简称制造局)。局址初设虹口,次年迁于高昌庙,占地七十余亩,后又不断扩充。清末民初,制造局是中国最重要的现代化兵工厂与造船厂,聘请洋员,雇用工人,生产新式轮船与枪炮子弹。制造局附设翻译馆,聘请中外学者翻译各种西书,包括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天文、航海、医学、法学,更多的是关于机器制造的技术书籍。与翻译馆同处一楼的还有广方言馆,那是一所专门学习西方语言文字及其他西学的新式学校,聘请中外教习执教其中。局中还设有专门培养技术人员的学堂。制造局地位重要,清政府需要专门派兵守卫。广方言馆是官办学校,兼任制造局监督的上海道台是其直接行政领导,道台大人时常要到制造局与学馆中视察、指导工作。这样,制造局就成为集兵工、制造、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机构。从清末到民国,从两江总督、江苏巡抚到沪军都督、淞沪护军使,从军政领导到普通学人,都相当重视或关注这一机构。伴随这一现代大型企业的诞生,园区所在地交通设施、经济结构、社会结构都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。各色厂房、江边码头、船坞、江岸道路、驻军营房次第建筑。著名的沪军营路就是为了适应制造局的需要而专门开筑的。为了适应大量导入人口的生活需要,附近农民的作物品种悄然发生变化,由粮棉而改为蔬菜。为适应人们交易需要的集市也空前繁荣起来。制造局东北角的高昌庙镇的兴起,就是其明证。

  近代上海城市发展,是以县城、公共租界与法租界为中心,向北、南两翼扩展的。清末民初,北面是闸北兴起,南面则是城南发展,从董家渡到制造局之间的滨江地带,进入高速发展阶段。这里水陆交通都很便捷。水路方面,黄浦江水面辽阔,码头林立,有申大码头、沈家码头、鸿昌码头、江边码头等。陆路方面,沪杭铁路1909 年建成通车,上海南站就设在这一区域内。通过沪杭铁路,上海可以迅速地通达松江、嘉兴、杭州、宁波地区。1916 年,上海修建了北站至新龙华的联络线,沪宁、沪杭两大干线被连接起来。由此,从上海南站也可以便捷地通往苏州、南京一带。1927 年以后,园区所在地成为上海特别市一部分,其发展也被列入上海特别市规划之中,被定位为“沪南工业区”。1928 年,南京国民政府调整上海行政区划,城南地区被划为沪南区。到20 世纪二三十年代,城南地区已是相当兴旺的新兴工业区。除了前面已经述及的江南造船厂,这里还有求新造船厂、法国自来水厂、上海内地自来水厂、华商电器公司等,面粉业、染织业、丝织业、搪瓷业等民族资本工业也纷纷落户这里。

  纵观园区所在地在近代演变的历史,有一个特点极其鲜明,即区域命运与国家命运一起跳动。区域发生巨变的第一个契机,是洋务运动的兴起。江南制造局的创办,是中国历经第一次鸦片战争、第二次鸦片战争两次重创以后,痛定思痛,奋起学习西方坚船利炮的结果。晚清时期,江南制造局是中国政府官办的最大兵工厂,制造局的工业水平代表了中国的工业水平。区域发展的第二次契机,是1900 年以后,上海地方士绅兴起地方自治运动,开展以铺路、造桥、装设路灯、改良市政、加强市政管理为重要内容的城市近代化运动。这是仿效租界市政建设与管理、不甘落后、见贤思齐的爱国运动。城南地区是这次运动的重点区域。经此运动,城南地区环境有所改善,为日后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。区域发展的第三次契机,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,上海特别市成立,租界以外的上海地区被纳入大上海特别市发展规划。此后,城南地区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。大上海特别市计划,是上海华界当局不甘于其市政建设与管理落后于租界,带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的建设运动,其规划制订、市政蓝图设计,都有与租界一争高下的内涵,带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,其中心地在江湾,但城南也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。这三次契机,表现方式有所不同,但其精神实质则一以贯之,就是不甘落伍,振兴中华。

  纵观园区所在地在近代的景观,还有一个特点极其鲜明,即区域景观十分注意突出中华元素。这以半淞园最为集中。半淞园始建于1918年,占地七八十亩,是上海城南最大花园。园取杜甫《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》诗中“翦取吴淞半江水”诗意命名,园名即富含中华文化元素。园林设计强调“全园悉从华制,无仿效洋式之处”。园中亭台池沼,一依山水画稿,加以点缀,没有采用欧美园林常见的那种大片草坪、大块广场的样式,而将水景、假山作为园林的主体景观,由人工开挖园湖,延伸出数条河道,复将挖湖之淤土堆叠成假山,以人为之美融入天然,以清幽之趣构筑浓丽。这种艺术情趣,深得中国传统园林美学真谛。园中一年四季花卉盛开,以牡丹、红梅、金橘、桃花最有名,均为中国传统名花。与景观风格相呼应,半淞园内景点名目,也带有浓郁的中华意蕴,诸如江上草堂、群芳圃、枕流轩、杏花村、碧梧轩、荷花池、九曲桥、藕香榭、水风亭、又一村、剪淞楼、迎帆峰、瞰江亭、花径、云路等。园中时常举办花卉展览、焰火晚会等。尤其是中国传统时代常见的兰花会、龙舟赛,还有众多文人爱好的昆曲,在半淞园最为出名。每年端午节前后的三五日,半淞园内照例有龙舟竞渡表演,嘉定、南翔、浦东、罗店等地的龙舟竞相来此献艺,引得无数游客近悦远来。1923 年来看龙舟的游客有七八千人,1926年有2万左右,到1934年则不下3万余人。由此,半淞龙舟成为民国上海旅游的一大亮点。

  半淞园突出中华文化元素,与当时上海租界的外滩公园、法国公园(今复兴公园)、极斯菲尔公园(今中山公园)、虹口公园凸显西洋文化元素,适成鲜明对比,与华人设在公共租界的张园也很不相同。当时曾有人比较半淞园与张园文化韵味之差异,认为半淞园如同晚唐文人之诗歌、恽南田笔下之花卉,张园则是“欧化文、西洋画”,风格迥异。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那时中国绅商眷念中华传统文化,坚守与弘扬中华文化的心态。这与日后在这里兴建的世博会中国馆突显中华文化元素,简直如出一辙。是巧合,还是有着某种内在联系?有待专家解读。

  区运连着国运,园色凸显国色。最能反映园区所在地兴衰与国家命运脉搏一起跳动特点的,是1937 年“八一三”事变以后,侵华日军飞机野蛮轰炸南市,投下8 枚炸弹,炸死炸伤七百余人,风景秀丽的半淞园被炸为废墟,繁忙热闹的上海南站被夷为平地,其他诸多现代企业、市政设施也横遭摧毁。一度道路宽畅、厂房林立、繁荣昌盛的城南地区,变得瓦砾遍地,尿粪横流,蚊蝇乱飞,满目疮痍。

  从抗日战争爆发以后,直到1949 年上海解放,园区所在地经济社会一直与脏乱差联系在一起,棚户连片,人口拥挤,环境肮脏,治安混乱。尤其是南车站路、厅西路、保屯路、西凌家宅、惠祥弄等地的草棚简屋最为密集,环境最为恶劣。解放前夕,这一地区在政治上是江南造船厂、南市发电厂进步工人进行抗日反蒋的地下斗争之地,同时又是流氓横行、恶霸当道和各类社会渣滓麇集之所。

  解放以后,园区所在地长期属于蓬莱区(后为南市区)半淞园街道,居民95% 左右是劳动人民,内以工厂工人、三轮车、场车、建筑和手工业工人占多数。人民政府对园区所在地大片棚户区进行了改造,在南车站路、保安路建成一批市民新村。至20 世纪80 年代,所有臭水浜都被填平,建成多条柏油马路,建造了200 多幢工房。改革开放以后,园区所在地实行大面积旧区改造。2000 年,原黄浦区和南市区“撤二并一”后,淞园小区陆续拆除危棚简屋1 万7 千平方米,动迁居民2800 余户,单位44家,当时规划这里将建设各类建筑40 万平方米,其中住宅33 万平方米。2002 年以后,随着上海世博会积极筹办,给园区所在地的城市更新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契机。作为浦西世博园区的主要参与者之一,半淞园区境内的中山南路、西藏南路口社区拥有近1 平方公里的世博用地,被规划为浦西世博园的“陆上大门”。为了擦亮这浦西世博“第一扇窗”,半淞园社区围绕“旧区改造”,努力演绎世博会“城市,让生活更美好”的主题,建设现代宜居城区,推动居住区建设的定位逐渐走高,社区居住形式出现多元化。园区所在地在宜居环境品质、低碳生态模式、工业建筑再生、科技集成应用和地域文化特色方面,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。百年老厂房变身“星级绿色建筑”,南市发电厂成功改建为“城市未来馆”,使其成为上海城市变迁的见证者。发电厂于2007 年正式关停,实施综合改造。发电厂区内高达201 米的大烟囱,变为以不同颜色展现天气状况的“世博气象景观塔”。其他一些工业建筑,分别被改造为多个城市参展者的“案例联合馆”。

版权声明:以上Fun88网站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,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,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,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:[email protected],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。

热点图文

乐fun88体育网址网 www.akyex.com 网站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

Copyright © 2002-2020 KUAIDU. 乐fun88体育网址网 版权所有

Top